「莊家制」可說是香港認股證市場的重要基石,經過多年市場考驗及業界的努力革新,制度已發展至非常成熟,值得稱許的是本港「主動報價」的規範是全球最嚴格。
【世說權證】淺談衍生認股證市場30載
屈指一數,今年是香港衍生認股證市場誕生30周年,香港現已成為全球大型衍生產品市場之一。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,首隻衍生認股證早於1988年2月在港掛牌交易。衍生認股證主要由投資銀行或券商發行,以提供槓桿效應和對沖風險為目的,投資者行使該證時,發行人會以現金結算。雖然當中不涉及股份交收,但發行人要持有一定數量相關股份以供行使,因而得名「備兌認股證」,後來才發展至不用再備兌股份。而另一種由上市公司發行、主要為公司籌集資金的股本認股證,發展規模一直較小。
認股證市場發展初期並不活躍,直至90年代後期,認股證發行數量每年僅百多隻,主要原因是市場缺乏流通量提供者維持秩序,認股證供求以至價格都難以預測,散戶投資者對產品認識不多,參與買賣的以機構投資者為主。
2001年新法規 股證市場變天
整個認股證市場的發展關鍵,必定要數2001年12月港交所重新修訂認股證上市規則。在新的認股證上市法規下,除了引入「莊家制」外,發行人增發認股證的門檻亦有所降低,這有助提高認股證的流通量和穩定價格。此外,發行人亦要每天向交易所公布其發行的認股證交易量和市場持貨量,市場資訊的透明度得以大大提升。
認股證供求與價格趨向穩定,資訊透明度提升,加上發行人積極推廣和教育,投資者對認股證的條款和投資策略有了正確的理解,認股證愈來愈受普羅投資者歡迎。有需求自然吸引更多發行人參與,2002年認股證全年發行數目飊升至644隻,同比增加2.6倍。及至2004年,認股證新發行數目已破千,全部新發行認股證共1,273隻,成交金額高達673億美元,同比增幅近1倍,佔大市總成交13%,更成為全球認股證成交金額最高的交易所,市場規模大幅拋離第二位的德國(553億美元)和第三位的意大利(205億美元)。
莊家制奠定認股證市場發展基石
千禧年代以來香港的認股證市場發展如日中天,這與2002年起實施的「莊家制」有密切關係。在「莊家制」實施以前,認股證流通量時有時無,買賣差價更毫無章法可言,認股證價格易受街貨、交易量、投資者情緒等因素左右,出現非理性炒作,經常偏離相關資產價格表現。倘認股證價格被推高至不合理水平,於高位買入的投資者便很可能蒙受損失。
引入「莊家制」後,發行人須為其發行的認股證委任一個「莊家」,其正式名稱是「流通量提供者」,為認股證和牛熊證同時掛出買盤和賣盤,讓投資者在進行買賣時有交易對手,從而減少因流通量不足而造成的供求失衡。在認股證/牛熊證上市文件中,詳列了流通量提供方式、買賣差價上限及買賣盤大小等資料,供投資者查閱。
「主動報價」與「回應報價」
流通量提供方式分為「主動報價」和「回應報價」兩種。所謂「主動報價」,即發行人會主動為符合條件的認股證/牛熊證提供報價,流通量提供者須在聯交所的交易系統主動輸入買賣指示,並要達到交易日九成或以上時間均要提供主動報價。要符合的條件包括:與交投活躍的資產掛鈎、街貨量為50%或以下、至少1個月或以上才到期等。在主動報價的規範下,指數認股證的買賣差價將不多於5個買賣價位、指數牛熊證及部分股份認股證的買賣差價則不多於10買賣價位。
比「主動報價」涵蓋更多產品的「回應報價」,是指投資者可致電流通量提供者要求報價。目前回應報價起碼要達到10分鐘內開價、買賣差價不多於20格等最低服務水平。投資者可以致電流通量提供者要求報價。流通量提供者的要求報價電話號碼,可在部分報價系統的版面、香港交易所網站或認股證上市文件中找到。
報價規定全球最嚴
「莊家制」可說是香港認股證市場的重要基石,經過多年市場考驗及業界的努力革新,制度已發展至非常成熟,值得稱許的是本港「主動報價」的規範是全球最嚴格。這些監管法規已多次被亞洲其他地區引用參考,作為當地股證市場的發展藍本。嚴格的監管制度為香港認股證市場提供足夠的深度與闊度,因此廣受普羅投資者歡迎。
瑞通上市產品銷售主管翁世權
重要風險通知
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。
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,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,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。
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,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。